Monday, November 15, 2010
梁文奎 詩
朝代:宋 作者:梁文奎
清如增江水,白如白石山。
羡尔清白人,栖迟山水门。
至清不可淆,至白不可淫。
传子复传孙,一心如一辙。
山同今古色,水同今古流。
载阅清白卷,山水两悠悠。
http://sc.zdic.net/song/1240316554912253.html
Tuesday, October 26, 2010
梁氏源流各宗派世系入粤分布图
广东梁氏源流简述
据《广东地方志》《客家姓氏源流》1993年梅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写、各地《梁氏族谱》等资料记载:
梁氏最早入粤始祖为梁芹(梁康的51世孙)。唐代梁芹迁居广东恩平县郎底开基。梁芹生二子:梁健、梁忠。梁健生三子:廷绣、廷彩、廷纬。
其后陆续入粤的梁氏始祖有:湖比郴州根竹巷人,唐禧宗乾符年间任怀阳古都存水县(今怀集县)正堂。其裔孙分居于怀集梁村、大岗、岗坪、马宁等地,以及高要市金利镇、南海市等地。
梁颀(梁康的57世孙),号范,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考选官任五府君,母亡后迁居福建泉州惠安黄淡村。传至62世梁熙嘏,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奉赠国师,再封英国公。梁熙嘏由惠安黄淡村迁广东顺德,生七子:照儿、汉文、寿荣、汉元、汉清、汉光(贵)、汉□。63世汉光,字贵,生七子:克笃、克家、克明、克和、克绍、克俊、克曩。
宋末元初,因元军入侵,而举族南迁。为避战乱梁熙学(梁康62世孙)从福建晋江莺歌里流迁到南雄珠玑巷。后来梁熙学子孙后来散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熙学公为赐太师越国公,生二子:充、衮。衮生五子,徙居化州、定安等地。充生一子登 ,配蔡氏;登公为入粤增城之始祖。登公生四子:文奎,文壁,文治,文定。奎、壁二公卜居东莞板石;治、定二公迁居广州。
南宋宁宗执政时,梁克家(梁康的62世孙)的家族从福建泉州晋江迁到广东东莞、顺德。梁克家生命于1160年南宋状元,官至右丞相,生四子:效、巽、圣(立)、亿。长子梁效,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生一子:泄,早亡;立一子:固(孟坚)。孟坚(66世),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庚午(1150年),官兵部左侍郎,从顺德迁福建宁化石壁开基,为石壁一世祖。孟坚生一子:绅,任上杭知县。绅生二子:可久、可泰。梁克家笫四子梁亿,生四子:满、淮、沂、港。梁满,号石溪, 南宋状元。梁满生三子:坊、丹墀(迁居梅县松源)、埙。
宋末元初梁文生与同宗100多人由福建宁化县迁到广东梅州松源开基,为最早入梅州之梁氏。梁文生(梁氏68世), 南宋探花, 南理宗时为司礼部天官。梅州梁氏人家可分为三个支系迁徙。梁氏71世振鸿(松源公)梁氏72世梁福(松冈公)迁居梅县松口镇仙口村。梁氏72世、梁禄(松渊公)居梅州城区。而今梁氏人家分布在海内外。
梁焘(六十二世),宋朝(公元1097年)官至中书、左侍郎,被宋哲宗王贬至广东化州,生子志远、志大、志同。宋朝 (公元1097年)安徽凤台人梁绍,官授广东提干,迁来新会,生子抚民、爱民。
唐朝以后广东有众多的梁氏家族从北方和江西、福建等地方迁到广东,在此不再叙述。
广东的梁氏人家大部分是梁康的后裔。综观历史,广东梁氏祖宗,不管从何处来,其远祖或来自陕西或甘肃、宁夏、山西、河南。不同世系的梁氏入粤先祖入粤后,开枝散叶而分布广东各地,成为各地支族的始祖,各地的族谱和祠堂都有记载。广东梁氏的梁氏人家为国家、民族、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梁德新摘录于《广东地方志》《客家姓氏源流》1993年梅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写、各地《梁氏族谱》)
Saturday, October 9, 2010
梁氏之始祖有相連的名人為孔子的弟子,秦始皇
有相連的名人為孔子的弟子,秦始皇
http://baike.baidu.com/view/18353.htm
《沈隐侯集·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云:“梁氏出自少昊,至伯翳佐禹治水,赐姓嬴氏。周孝王时,封其十六世孙非子于秦。其曾孙秦仲为宣王侯伯,平王东迁,封秦仲少子于梁,是为梁伯。汉景帝世,梁林为太原太守,徙居北地乌氏,遂为郡人焉。”由此可知,少昊氏——伯翳——非子——秦仲——梁伯,血脉相承,在春秋时期形成梁姓。
http://baike.baidu.com/view/39750.htm 少昊
http://baike.baidu.com/view/1022966.htm 伯翳 伯益
http://baike.baidu.com/view/687234.htm 秦非子
http://baike.baidu.com/view/1490321.htm 秦仲 (另外還有秦仲的子孫秦始皇)
http://baike.baidu.com/view/1269126.htm 秦庄公
http://nhlrxxin.blog.163.com/blog/static/11518049620109574742845/
果然秦仲五子不负众望,奋勇杀敌,大败西戎。西周王朝为表彰五兄弟的赫赫战功,封庄公为“西垂大夫”,封秦庆为“忠孝伯”于夏阳梁山建国,是为梁国之始。庆公即是梁氏之鼻祖,后世尊称为:“姓嬴梁氏太始祖周王封忠孝伯讳寅字庆号伯侃谥康”(史称康伯、梁康伯或梁伯)。后来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东原梁叔鱼以“忠孝”遗训为梁氏的永久家训。
http://baike.baidu.com/view/288287.htm 梁鳣 梁叔鱼
梁鳣(zhan,音沾)姓梁名鳣,字叔鱼,少梁开国康伯之九世孙,晋大夫益耳五世孙。其先五族之乱避迁齐之千乘。齐景公时从学孔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齐国人。梁鳣年届三十,还没有生儿子,他母亲想为其另娶,后来因听从商矍的劝告,作罢。梁鳣四十二岁才生骢,取名赎字子襄,为曾子门徒。父子皆祀孔庙。汉追子京侯。唐代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梁伯”;宋代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千乘侯”;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梁子”。
http://10000xing.cn/x128/bbs/show.asp?id=269 广州“千乘侯祠”
千乘侯 video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0aa4f9e91690c66c0161843f1132bd6a0020fa7843fe4735a31501192ac53240443939b733d47e90b4beb832b6f731420c0cd9bc31780ac925f7ed578292348c01652ac4ef99015519a7ec729b8e942bae6e732e4f88fc4de200c9d155f27d6e78a2c55438c0dae477a9cf1cf13464810beb96b3ba822213e9e5540b340ffe4&p=c0769a45a49511a05feadf21614f&user=baidu
Tuesday, May 11, 2010
嬴姓十四氏
叔魚公
韩城---夏阳梁姓的发源地
韩城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东北角,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也是梁姓发源地。
西周晚期,周厉王无道,西戎反对周朝王室,灭犬戎、大骆之族。周宣王即位,以秦仲为大夫,讨伐西戎;秦仲伐西戎有功,被西戎所杀。宣王召见秦仲的儿子秦庄公兄弟五人,与兵七千人,攻破西戎,封庄公为西垂大夫。周幽王昏庸无道,西戎、大戎与申侯联合讨伐周室,杀幽王于骊山脚下。秦仲的孙子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春秋初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秦襄公列为诸侯,赐予岐以西之地。因为秦仲的最小的儿子赢康也参加了这次行动,所以同时把秦襄公的叔父赢封到梁,即今陕西韩城市南10公里的芝川镇附近。梁国的封地叫梁,是在韩城市西边的大梁山脚下,所以叫少梁。梁国的始国君名康,与秦同祖,姓赢氏。爵位是伯,又称梁伯国。梁伯“好土功,治城沟”,动用了大量的奴隶,筑城凿地,修筑少梁城。少梁城的面积约有20多平方公里。一个弱小的诸侯国修筑了偌大的城池,繁重的劳役使得奴隶们疲惫不堪,人心背向,怨声载道,引起了奴隶的逃跑和反抗。中国历史上重大的奴隶暴动的一例就发生在梁国的都城少梁。正因为梁伯执行的内政和外交政策,才导致了梁伯国的灭亡。史家评论说,这是梁伯咎由自取。终于在公无前641年秦穆公灭掉了梁国。梁国存在了近130年。梁国自封国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327年,秦惠文王十一年把少梁改名为夏阳。宋.樵《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记载:“梁氏,伯益之后。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梁山。子孙以国为氏”。所以说,梁姓源自韩城,尊梁康为始祖。
少梁城遗址分布在韩城芝川、龙亭两个乡镇。城内包括东、西少梁,城新村、瓦窑头、芝北、芝西、芝川、芝东、芝源、城北等10余个自然村,其中心部位在?水、芝水交汇的芝川镇。西边是梁山脚下的西塬,东边是黄河岸边的东塬,南边是南塬。城墙大体是依川塬地形,用土夯筑而成,总长约11公里。东、西、南三面塬上耸立着高高的城墙。西晋、张华在《博物记》中感慨地说:"梁伯好土工功,今梁多有城!"
天下之事,似桑田变幻,少梁城城墙经过2700多年的风雨剥蚀、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现存只有一个基本轮廓,城墙外侧有城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池。在瓦窑头村西少梁城的夯土层中发现有人的骨架,城墙内侧发现颈带铁钳、侧身屈肢的奴隶骨架,当时身负苦役的奴隶的惨痛情状可见一斑。1992年在瓦窑头村西少梁城外的新里遗址出土了一件泥质陶盆,口颈18厘米,高7厘米,厚0.5至0.9厘米。侈口,口沿似轮制较光滑,沿下内收,腹微鼓,器底较平。外饰粗绳纹,内饰麻点纹,底与腹有明显的接痕。陶盆已残破,在剩下的的盆底部分盖有长2.1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篆字戳记“毁里枯器”四字。梁伯在少梁都城以外扩充了自己的领土,但经营不住,起了个名子叫新里,秦国马上出兵占领了新里,并驻扎了军队。这是发生在公元前642年到前641年的事情,也就是秦灭梁的前奏曲。陶盆戳记“毁里”就是秦军夺取了新里;“枯器”就是秦灭梁后,夺走了梁其器群,掩埋在距雍城不远的扶风任家沟,梁绝其祀。梁其器群于1940年2月初一日在扶风县任家沟出土,有梁其壶、梁其鼎、梁其簋、梁其?、梁其钟共百余件。1989年至1994年在芝川和吕庄砖厂及城古村都出土过“梁半”古钱币。在少梁城附近曾出土两件提梁陶盆,形制相同,其中一件腹部阴刻“祖梁”二字,这是梁姓出自韩城,奉梁康为始祖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春秋梁国都城少梁遗址,是韩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公元前641年秦灭梁后,在少梁城附近发生了多次争夺少梁的战争。秦灵公六年魏文侯城少梁,秦击之。秦灵公七年与魏战少攻魏少梁,魏文侯八年再次城少梁。赵成侯十二年秦攻魏少梁,赵救之。秦献公二十三年与魏、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秦孝公八年与魏战元里,斩首七千,取少梁。秦惠文王十年更名少梁曰夏阳。说明少梁是秦晋的交通要冲,军事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位于韩城东北部6.5公里的梁带村,是当地现存最大的梁姓古村。当地志书载:元初梁姓始祖名惠“镇桢州,风景之宜,因宅之,肇吾村者其自也”。梁带村,东临黄河,北靠沟,南为壕,四周筑有城墙;现存南、西城墙和东、西砖洞门。梁带村278户,1200人,其中梁姓占80%。城内有禹王庙,规模宏伟、建筑精良,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正殿一座,单檐悬山顶,布筒瓦、雕花琉璃脊,面阔五间,属元代建筑,梁下墨书题记“万历六年布政司承差梁邦彦………”重修。献殿,石雕盘龙柱;戏楼,十字歇山顶。民间流传“西原的潦池,下干谷的庙,梁带村的台子四角翘”。献殿、戏楼可惜今已不存。梁带村原有梁姓祠堂十多处,现仅存梁元祠堂,院内北房为五间大厅,走马门楼门楣木刻“明经进士梁公家庙”。
韩城历史悠久,它不仅是梁姓发源地,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境内的司马迁祠墓、魏长城、大禹庙、城隍庙、普照寺、党家村古建筑群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城作为八百里秦川的一座古城,吸引了中外游客的纷至沓来。近年来,许多海内外梁姓传人亦纷纷前来寻根问祖、探古寻幽。
(转录自http://www.mingzong.com/news.php?id=6881)
转录自http://nhlrxxin.blog.163.com/blog/static/1151804962009630105820756/
Monday, May 10, 2010
梁 (wiki)
It ranks 20th of the top 100 in Wikipedia's List of common Chinese surnames as of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