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262716538.qzone.qq.com
http://acidfreako.blog.163.com/
Friday, September 11, 2009
Thursday, September 10, 2009
【梁氏风采】
伯益治水
梁山龙脉溯前踪,伯益开源声望隆。治水辛劳传禹迹,为民造福建丰功。
五子伐戎
同仇敌忾伐西戎,五子兴师气势雄。护主勤王功业著,梁山领地受分封。
夏阳建国
虎步龙骧展旗旌,封疆建国夏阳城。梁康伯爵开宗远,繁荣安定振家声。
负芨孔门
孔门弟子有梁鱣,负芨从师学致专。国学振兴承祖训,儒风德望接前贤。
安定家声
安定梁桥肇祖基,东西南北遍宗支。郡传望出人才盛,玉树芳兰竞泰时。
书善八分
梁鹄分书世所称,当朝魏武仰心倾。宫题额署由君翰,书坛史上有佳评。
举案齐眉
梁鸿隐士孟光贤,举案齐眉互爱尊。伉俪情深非绮绣,钗荆裙布复相怜。
抗金虎将
梁兴举义抗金兵,跃马横枪挫敌营。雄师上阵旌旗展,忠心报国显威名。
珠玑古巷
珠玑古巷道通津,庾岭梅关民俗淳。北往南来繁世泽,炎黄百姓共长春。
梁储辅国
三朝元老绩昭彰,立德立言辅政纲。品赋文才人景仰,祠成五岭史留芳。
http://bbs.ttx.cn/showtopic-154476-3.aspx
梁山龙脉溯前踪,伯益开源声望隆。治水辛劳传禹迹,为民造福建丰功。
五子伐戎
同仇敌忾伐西戎,五子兴师气势雄。护主勤王功业著,梁山领地受分封。
夏阳建国
虎步龙骧展旗旌,封疆建国夏阳城。梁康伯爵开宗远,繁荣安定振家声。
负芨孔门
孔门弟子有梁鱣,负芨从师学致专。国学振兴承祖训,儒风德望接前贤。
安定家声
安定梁桥肇祖基,东西南北遍宗支。郡传望出人才盛,玉树芳兰竞泰时。
书善八分
梁鹄分书世所称,当朝魏武仰心倾。宫题额署由君翰,书坛史上有佳评。
举案齐眉
梁鸿隐士孟光贤,举案齐眉互爱尊。伉俪情深非绮绣,钗荆裙布复相怜。
抗金虎将
梁兴举义抗金兵,跃马横枪挫敌营。雄师上阵旌旗展,忠心报国显威名。
珠玑古巷
珠玑古巷道通津,庾岭梅关民俗淳。北往南来繁世泽,炎黄百姓共长春。
梁储辅国
三朝元老绩昭彰,立德立言辅政纲。品赋文才人景仰,祠成五岭史留芳。
http://bbs.ttx.cn/showtopic-154476-3.aspx
珠玑巷 - 公諱登,字伯昇,號實齋,南雄珠璣巷人也
http://www.zhujixiang.org/ProductsView.asp?id=102&Pid=61&Str=%C1%BA%CA%CF
珠玑巷梁氏大宗祠是粤港澳梁氏三项文化工程(宗祠、梁氏谱志、支持南雄教育事业)的首项工程,于2004年9月22日奠基,2006年11月29日圆满竣工。共耗资650万元(含征地费等)。
梁氏大宗祠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含门前广场),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梁氏大宗祠建筑的最大特色是充分体现了岭南风格:主体建筑高昂,有气派;三进、两天井,“三雕、两塑;”宗门、青云巷、衬祠、屋脊及宗祠装饰等均按岭南风格去建造,祠内六条大柱高大圆粗,全用波萝格木整木而成;大门口两条门板石及祠内石柱,全由整石而成;天井及青云巷之石板均由优质麻石铺垫;大门两边之砖雕寓意吉祥,精雕细刻;祠内“安定堂”、“千乘家风”匾庄重得体,十多副对联均由梁氏宗亲创作,由书法家书写,褚底金字,熠熠生辉;祠内石雕、砖雕、木雕、灰雕,龙飞凤舞,巧夺天工。
梁氏大宗祠联系人:梁子廉 联系电话:0751-3822689
http://www.xiema.cn/web/viewarticle.asp?userid=884492&lanmuid=5990916&contentID=1159506
据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等人考证: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有个珠玑巷,广东省南雄县有个珠玑巷,广州市旧城区也有个珠玑巷,三者有着渊源关系。
图:南雄珠玑巷门楼
南雄珠玑巷位于南雄城北9公里的沙水村,北距梅关20公里,原是古代驿道所经之处,是北人南来翻越大庾岭后进入岭南的第一站。现存的珠玑巷全长1500米,宽4米,路面全用卵石铺成,两旁民居店铺祠堂栉比鳞次,有北门楼、中门楼、南门楼等宋代风格的建筑。南门内有一座元代所建实心石塔,七层,造型独特,名曰贵妃塔。这些历史遗迹,标志着它曾经有过繁盛时期。它的知名度很高,近年南雄市政府多次拨款修缮,把它开发为旅游观光的胜地;还发动珠江三角洲各县市的珠玑巷人的后裔集资新建了博物馆、张昌故居和各姓宗祠,吸引了无数人到这里寻根谒祖。主要原因是,南宋时期(1127—1279年)从中原南迁的一批汉人曾经在这里居留约一个半世纪之久,以后对广东居民的构成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攻陷汴京,灭亡北宋。宋高宗赵构带领大批官员从中原逃到太湖流域,建立南宋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建炎南渡”。这个仅存半壁江山的王朝,长期受金兵侵扰。建炎三年至四年(1129—1130),金兵又分两路南犯:一路犯建康直趋临安,追杀宋高宗;一路从湖北进军江西,追杀隆祐太后。隆祐太后率一支逃亡队伍经洪州(今南昌)、吉安,奔至虔州(今赣州),一路被金兵追杀,仓皇逃窜,到虔州又发生兵变,乱兵抢了皇家财宝,其景况非常凄惨。辛弃疾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便是回首这件事的。后来,隆祐太后被高宗接到临安去了,但是跟随她逃亡的那批官员既不能同去临安,又不能回到已被金兵占领的中原地方去,只好越过大庾岭寻找安身之地。岭南是金兵铁蹄未曾到过的地区,但是前路茫茫,他们又不敢贸然深入“南蛮烟瘴之地”。故而从梅关下来之后,就在南雄境内古驿道旁的沙水村暂住下来。这些人因战乱被迫离乡背井,对中原故土眷恋不忘,有人就把老家开封府祥符县珠玑巷的名称用来称呼目前的居留地,于是便有了南雄珠玑巷。谁知一住便是百多年,子孙繁衍,后人就把南雄珠玑巷当作自己的故乡了。
珠玑巷人南迁珠江三角洲则始于南宋末年,那是元兵南侵所造成的。德祐二年(1276),元兵占领临安,元将吕师夔政陷韶州和南雄州,宋守将曾逢龙、熊飞战死。在此前后,珠玑巷人为避元兵杀掠,纷纷南迁逃难,在艰难中一批批人结伴同行,乘竹筏沿浈江到韶州,再顺北江南下珠江三角洲,寻找新的安身之地。其中一批人定居广州,把珠玑巷的名称又带到广州来,所以广州也有一条珠玑巷。
需要说明的是,珠玑巷人南迁并不是同一年月同一批次成行的(咸淳四年、六年、九年、十年都有迁徙),各批人的最后定居地也不一,有的还一迁再迁,散居在珠江三角洲各县,与原住的土著逐步融合,形成广东三大民系之一的广府民系。现举一实例说明。
根据《新会乡土志》、《东莞英村罗氏族谱》、《新会泷水都莲边里麦氏族谱》及《番禺市桥谢氏族谱》等书记载: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以南雄珠玑巷贡生罗贵(字琴轩)为首的33姓97人(各以户主署名,故应视作97户),联名具文向政府申请南迁(文中提出的申请理由是“天灾人祸,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犹虑难周”),领到“文引”(迁移许可证),自南雄向广州、冈州(新会)、端州(肇庆)迁移。其中罗贵一家来到新会朗底村(今称良溪)开居。今良溪村有罗氏大宗祠,奉琴轩公(罗贵)为一世祖,罗贵祖墓也在村旁后山。鹤山荷村罗氏即为罗贵(祖)支裔。
罗氏、谢氏的族谱都著录了《珠玑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流徙铭》,铭文如下:
珠玑流徙,罗湛郑张,尹文苏谢,陈麦卢汤,温胡赵伍,曹区李梁,吴冯谭蔡,阮郭廖黄,周黎何陆,高发其祥。九十七人,开辟烟瘴,三十三姓,永镇南方。(《豫章罗氏源流考》载此铭略有出入,记作38姓98户)在罗贵(祖)这一批人流徙的前后,还有若干批人从珠玑巷迁来珠江三角洲。中山人黄慈博查考了大量族谱,作《珠玑巷民族南迁记》,共收集70多姓。除《流徙铭》所记33姓外,还有庞、康、唐、邝、丁、石、雷、孔、邓、孙、司徒、邵、任、朱、魏、程、侯、鲍、缪、房、容、潘、冼、祁、袁、姚、蓝、萧、韩、甘、林、杨、梅、吕、严、刘、关、屈、余、简等40姓。这一大批移民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耕作技术和文化,对三角洲的开发作出了贡献。子孙繁衍,构成三角洲居民——广府民系的主体部分。有人估计,总数有2000多万人;如果加上移居港澳台以及海外的后裔,总数大约有4000万人
珠玑巷梁氏大宗祠是粤港澳梁氏三项文化工程(宗祠、梁氏谱志、支持南雄教育事业)的首项工程,于2004年9月22日奠基,2006年11月29日圆满竣工。共耗资650万元(含征地费等)。
梁氏大宗祠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含门前广场),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梁氏大宗祠建筑的最大特色是充分体现了岭南风格:主体建筑高昂,有气派;三进、两天井,“三雕、两塑;”宗门、青云巷、衬祠、屋脊及宗祠装饰等均按岭南风格去建造,祠内六条大柱高大圆粗,全用波萝格木整木而成;大门口两条门板石及祠内石柱,全由整石而成;天井及青云巷之石板均由优质麻石铺垫;大门两边之砖雕寓意吉祥,精雕细刻;祠内“安定堂”、“千乘家风”匾庄重得体,十多副对联均由梁氏宗亲创作,由书法家书写,褚底金字,熠熠生辉;祠内石雕、砖雕、木雕、灰雕,龙飞凤舞,巧夺天工。
梁氏大宗祠联系人:梁子廉 联系电话:0751-3822689
http://www.xiema.cn/web/viewarticle.asp?userid=884492&lanmuid=5990916&contentID=1159506
据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等人考证: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有个珠玑巷,广东省南雄县有个珠玑巷,广州市旧城区也有个珠玑巷,三者有着渊源关系。
图:南雄珠玑巷门楼
南雄珠玑巷位于南雄城北9公里的沙水村,北距梅关20公里,原是古代驿道所经之处,是北人南来翻越大庾岭后进入岭南的第一站。现存的珠玑巷全长1500米,宽4米,路面全用卵石铺成,两旁民居店铺祠堂栉比鳞次,有北门楼、中门楼、南门楼等宋代风格的建筑。南门内有一座元代所建实心石塔,七层,造型独特,名曰贵妃塔。这些历史遗迹,标志着它曾经有过繁盛时期。它的知名度很高,近年南雄市政府多次拨款修缮,把它开发为旅游观光的胜地;还发动珠江三角洲各县市的珠玑巷人的后裔集资新建了博物馆、张昌故居和各姓宗祠,吸引了无数人到这里寻根谒祖。主要原因是,南宋时期(1127—1279年)从中原南迁的一批汉人曾经在这里居留约一个半世纪之久,以后对广东居民的构成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攻陷汴京,灭亡北宋。宋高宗赵构带领大批官员从中原逃到太湖流域,建立南宋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建炎南渡”。这个仅存半壁江山的王朝,长期受金兵侵扰。建炎三年至四年(1129—1130),金兵又分两路南犯:一路犯建康直趋临安,追杀宋高宗;一路从湖北进军江西,追杀隆祐太后。隆祐太后率一支逃亡队伍经洪州(今南昌)、吉安,奔至虔州(今赣州),一路被金兵追杀,仓皇逃窜,到虔州又发生兵变,乱兵抢了皇家财宝,其景况非常凄惨。辛弃疾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便是回首这件事的。后来,隆祐太后被高宗接到临安去了,但是跟随她逃亡的那批官员既不能同去临安,又不能回到已被金兵占领的中原地方去,只好越过大庾岭寻找安身之地。岭南是金兵铁蹄未曾到过的地区,但是前路茫茫,他们又不敢贸然深入“南蛮烟瘴之地”。故而从梅关下来之后,就在南雄境内古驿道旁的沙水村暂住下来。这些人因战乱被迫离乡背井,对中原故土眷恋不忘,有人就把老家开封府祥符县珠玑巷的名称用来称呼目前的居留地,于是便有了南雄珠玑巷。谁知一住便是百多年,子孙繁衍,后人就把南雄珠玑巷当作自己的故乡了。
珠玑巷人南迁珠江三角洲则始于南宋末年,那是元兵南侵所造成的。德祐二年(1276),元兵占领临安,元将吕师夔政陷韶州和南雄州,宋守将曾逢龙、熊飞战死。在此前后,珠玑巷人为避元兵杀掠,纷纷南迁逃难,在艰难中一批批人结伴同行,乘竹筏沿浈江到韶州,再顺北江南下珠江三角洲,寻找新的安身之地。其中一批人定居广州,把珠玑巷的名称又带到广州来,所以广州也有一条珠玑巷。
需要说明的是,珠玑巷人南迁并不是同一年月同一批次成行的(咸淳四年、六年、九年、十年都有迁徙),各批人的最后定居地也不一,有的还一迁再迁,散居在珠江三角洲各县,与原住的土著逐步融合,形成广东三大民系之一的广府民系。现举一实例说明。
根据《新会乡土志》、《东莞英村罗氏族谱》、《新会泷水都莲边里麦氏族谱》及《番禺市桥谢氏族谱》等书记载: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以南雄珠玑巷贡生罗贵(字琴轩)为首的33姓97人(各以户主署名,故应视作97户),联名具文向政府申请南迁(文中提出的申请理由是“天灾人祸,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犹虑难周”),领到“文引”(迁移许可证),自南雄向广州、冈州(新会)、端州(肇庆)迁移。其中罗贵一家来到新会朗底村(今称良溪)开居。今良溪村有罗氏大宗祠,奉琴轩公(罗贵)为一世祖,罗贵祖墓也在村旁后山。鹤山荷村罗氏即为罗贵(祖)支裔。
罗氏、谢氏的族谱都著录了《珠玑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流徙铭》,铭文如下:
珠玑流徙,罗湛郑张,尹文苏谢,陈麦卢汤,温胡赵伍,曹区李梁,吴冯谭蔡,阮郭廖黄,周黎何陆,高发其祥。九十七人,开辟烟瘴,三十三姓,永镇南方。(《豫章罗氏源流考》载此铭略有出入,记作38姓98户)在罗贵(祖)这一批人流徙的前后,还有若干批人从珠玑巷迁来珠江三角洲。中山人黄慈博查考了大量族谱,作《珠玑巷民族南迁记》,共收集70多姓。除《流徙铭》所记33姓外,还有庞、康、唐、邝、丁、石、雷、孔、邓、孙、司徒、邵、任、朱、魏、程、侯、鲍、缪、房、容、潘、冼、祁、袁、姚、蓝、萧、韩、甘、林、杨、梅、吕、严、刘、关、屈、余、简等40姓。这一大批移民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耕作技术和文化,对三角洲的开发作出了贡献。子孙繁衍,构成三角洲居民——广府民系的主体部分。有人估计,总数有2000多万人;如果加上移居港澳台以及海外的后裔,总数大约有4000万人
Wednesday, September 2, 2009
伯益
http://baike.baidu.com/view/116951.htm
伯益是赵姓,秦姓,徐姓,马姓,梁姓、黄姓等姓始祖。
伯益 伯益亦作伯翳、柏翳、柏益、伯鹥,又名大费。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后,嬴姓诸国的受姓始祖。
伯益,《尚书》称益,《史记》称大费、柏翳,又称伯翳,《世本》、《汉书》称化益、伯益。“少昊之后伯益也”《国语。郑语》。
《史记秦本纪》“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赢。”’《秦始皇本纪》“太史公曰:秦之先伯翳,尝有勋于唐虞之际,受土赐姓” 。
我国最早的唯一记述东方帝俊神系的《山海经》据传是伯益所作。西汉刘歆《山海经表》:“ 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上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记闻作《山海经》” 。东汉赵晔《越王无余外传》:“(禹)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故名之曰《山海经》”。
伯益的势力范围位于山东省日照地区。《春秋左传正义》隐公二年下注曰:“《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於期于莒,初都计,后徙莒,今城阳莒县是也”。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代,尧王城遗址前期有可能是少昊都城,后期有可能是伯益的都城。都城之南3公里处的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的天台山上有伯益挖的井,人称“益井”。
伯益画像日照天台山因《山海经》中的记载而得名。《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东南海之外,泔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天台山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南,离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月3公里。尧王城遗址出土的墓葬的头像都朝着天台山的方向。据考证,天台山中有汤谷,是东夷人祖先羲和祭祀太阳神的圣地,是东方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东夷人祭祀先祖的圣地。
天台山主峰海拔258米,面临大海,环绕在群山之中,山峦起伏,郁郁葱葱,山下河流交错,稻田纵横。天台山上有羲和部落遗址、太阳神石、太阳神陵遗址、女巫墓、祭祀羲和与女娲的老母庙和老母洞、老祖像、大羿陵和嫦娥墓、女娲补天台与神鳌、天然东方神龙、魁星阁遗址与独占鳌头石刻、忘忧谷、秦始皇赐名的望仙涧、东方朔记载的东方玉鸡等众多遗迹与传说。
天台山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圣地,曾经吸引无数历史人物和文人墨客到此驻足。天台山主峰南侧留有姜太公避纣时的太公台和太公崖。秦始皇东巡琅琊时曾三次到天台山祭祖求仙,并将汤谷南侧的山谷赐名为望仙涧。大荒居士应东海居士之邀前来天台山汤谷做客,酒后雅兴大发,曾挥毫写下上联:“汤谷汤汤汤汤汤谷东海外羲和祀日石为神”的上联,东海居士随声和之写出下联。可惜下联失落,至今无人能补。天台山主峰北侧的东方神龙总长约100米,其头20米,身65米,尾15米。龙头上有泉二,深不过半米,径不足5尺,但即使大旱之季,泉水也常年不涸,世人异之。寿星彭祖游历天台山饮此泉水后留下“登斯山断七情身已是三界之外,饮此水净六欲心不在五行之中 ”的对联,横批是“再来一瓢”,并赐名神龙泉。龙头上两泉形似龙眼,一只圆睁,一只微闭,引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动情。昔有东方文殊写到:“睁一只眼看破红尘乃知烦恼自从心中出四大皆空万事需随缘,闭一只眼参透禅机方能平常之心对世界三省其身六根得清净”。而南郭先生则曰:“睁一只眼看斗转星移绿水青山风花雪月世上无限美好事,闭一只眼听松涛海浪莺歌燕舞男唱女和人间多少天籁音”。
舜时伯益与大禹同朝为官,因善于狩猎与畜牧,被佥推为九官之一的虞官,负责治理山泽,管理上下草木鸟兽,并佐舜调驯鸟兽。由于他在长期狩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鸟兽语言和习性,鸟兽多被其驯服,因而在畜牧方面功绩卓著,又始食于嬴,被舜赐姓嬴氏,作为东夷少昊部落嬴姓的继承人,并赐给其封土。大禹继承舜的王位之后,伯益又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伯益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他曾告诫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虑事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过度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治国不能懈怠,政事不能荒废,谦虚会受到益处,自满能导致失败,要选贤任能、除奸去邪。在处理民族矛盾方面,伯益亦表现出远见卓识。舜时,三苗族离心离德,舜便派大禹武力征服,三苗不服,伯益提议,要恩威并举,德武相济。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议,撤退军队,实行文教德治,三苗族受到感化,终于归顺。伯益还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成为《山海经》的素材。
伯益是龙山文化后期一个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时期的历史性人物。据史料记载,大禹有意禅位于伯益,但因禅让制度的社会背景发生变化而未能实现,大禹之子启夺取继承权。《史记夏本纪》:“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战国策燕策一》:“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晋书束哲传》 引《竹书纪年》:“益干启位,启杀之”。
从此,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禅让制度亦被世袭制取代。
伯益是赵姓,秦姓,徐姓,马姓,梁姓、黄姓等姓始祖。
伯益 伯益亦作伯翳、柏翳、柏益、伯鹥,又名大费。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后,嬴姓诸国的受姓始祖。
伯益,《尚书》称益,《史记》称大费、柏翳,又称伯翳,《世本》、《汉书》称化益、伯益。“少昊之后伯益也”《国语。郑语》。
《史记秦本纪》“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赢。”’《秦始皇本纪》“太史公曰:秦之先伯翳,尝有勋于唐虞之际,受土赐姓” 。
我国最早的唯一记述东方帝俊神系的《山海经》据传是伯益所作。西汉刘歆《山海经表》:“ 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上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记闻作《山海经》” 。东汉赵晔《越王无余外传》:“(禹)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故名之曰《山海经》”。
伯益的势力范围位于山东省日照地区。《春秋左传正义》隐公二年下注曰:“《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於期于莒,初都计,后徙莒,今城阳莒县是也”。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代,尧王城遗址前期有可能是少昊都城,后期有可能是伯益的都城。都城之南3公里处的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的天台山上有伯益挖的井,人称“益井”。
伯益画像日照天台山因《山海经》中的记载而得名。《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东南海之外,泔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天台山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南,离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月3公里。尧王城遗址出土的墓葬的头像都朝着天台山的方向。据考证,天台山中有汤谷,是东夷人祖先羲和祭祀太阳神的圣地,是东方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东夷人祭祀先祖的圣地。
天台山主峰海拔258米,面临大海,环绕在群山之中,山峦起伏,郁郁葱葱,山下河流交错,稻田纵横。天台山上有羲和部落遗址、太阳神石、太阳神陵遗址、女巫墓、祭祀羲和与女娲的老母庙和老母洞、老祖像、大羿陵和嫦娥墓、女娲补天台与神鳌、天然东方神龙、魁星阁遗址与独占鳌头石刻、忘忧谷、秦始皇赐名的望仙涧、东方朔记载的东方玉鸡等众多遗迹与传说。
天台山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圣地,曾经吸引无数历史人物和文人墨客到此驻足。天台山主峰南侧留有姜太公避纣时的太公台和太公崖。秦始皇东巡琅琊时曾三次到天台山祭祖求仙,并将汤谷南侧的山谷赐名为望仙涧。大荒居士应东海居士之邀前来天台山汤谷做客,酒后雅兴大发,曾挥毫写下上联:“汤谷汤汤汤汤汤谷东海外羲和祀日石为神”的上联,东海居士随声和之写出下联。可惜下联失落,至今无人能补。天台山主峰北侧的东方神龙总长约100米,其头20米,身65米,尾15米。龙头上有泉二,深不过半米,径不足5尺,但即使大旱之季,泉水也常年不涸,世人异之。寿星彭祖游历天台山饮此泉水后留下“登斯山断七情身已是三界之外,饮此水净六欲心不在五行之中 ”的对联,横批是“再来一瓢”,并赐名神龙泉。龙头上两泉形似龙眼,一只圆睁,一只微闭,引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动情。昔有东方文殊写到:“睁一只眼看破红尘乃知烦恼自从心中出四大皆空万事需随缘,闭一只眼参透禅机方能平常之心对世界三省其身六根得清净”。而南郭先生则曰:“睁一只眼看斗转星移绿水青山风花雪月世上无限美好事,闭一只眼听松涛海浪莺歌燕舞男唱女和人间多少天籁音”。
舜时伯益与大禹同朝为官,因善于狩猎与畜牧,被佥推为九官之一的虞官,负责治理山泽,管理上下草木鸟兽,并佐舜调驯鸟兽。由于他在长期狩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鸟兽语言和习性,鸟兽多被其驯服,因而在畜牧方面功绩卓著,又始食于嬴,被舜赐姓嬴氏,作为东夷少昊部落嬴姓的继承人,并赐给其封土。大禹继承舜的王位之后,伯益又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伯益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他曾告诫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虑事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过度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治国不能懈怠,政事不能荒废,谦虚会受到益处,自满能导致失败,要选贤任能、除奸去邪。在处理民族矛盾方面,伯益亦表现出远见卓识。舜时,三苗族离心离德,舜便派大禹武力征服,三苗不服,伯益提议,要恩威并举,德武相济。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议,撤退军队,实行文教德治,三苗族受到感化,终于归顺。伯益还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成为《山海经》的素材。
伯益是龙山文化后期一个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时期的历史性人物。据史料记载,大禹有意禅位于伯益,但因禅让制度的社会背景发生变化而未能实现,大禹之子启夺取继承权。《史记夏本纪》:“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战国策燕策一》:“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晋书束哲传》 引《竹书纪年》:“益干启位,启杀之”。
从此,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禅让制度亦被世袭制取代。
安定梁氏族谱 - 伯益為第10世
http://liang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8177609200610210598488/
一世黃帝。二世昌意,三世顓頊,四世仲容,五世夷,六世武恒,七世伯辛,八世女修,九世臬陶(郎大業),十世大費(柏翳,郎伯益,舜賜姓贏氏),十一世大廉(鳥俗氏),十二世武, 十三世琪, 十四世建, 十五世弘, 十六世奎臨, 十七世遷, 十八世宣, 十九世永通, 二十世彥翔, 廿一世軒, 廿二世子能, 廿三世費昌, 廿四世仲衍(佐殷國,爲諸侯), 廿五世玉珍, 廿六世道寧, 廿七世興, 廿八世犍, 廿九世大順, 三十世茂榮, 卅一世克和,卅二世達,三十三世胥軒,卅四世中潏,卅五世蜚廉(亦爲殷紂大夫),卅六世惡來(段紂大夫),卅七世女防,卅八世旁臯,卅九世太幾,四十世大駱,四十一世非子(周孝王賜姓贏,複續贏氏祀,封邑秦,爲附庸,號贏秦氏),四十二世秦侯(秦氏始祖),四十三世公伯,四十四世秦仲,四十五世秦康。
從得姓始祖梁康,到「安定」始祖梁橋之父梁都,前後六百多年,傳了二十三世,其間的世系爲:
一世秦康,
二世爲舟,舟是秦康的長子,其餘三子依序爲輯、輔、軫。
三世爲宏;
四世爲瑤余,梁益耳是得姓始祖秦康的五世孫。
五世梁益耳,爲晉文公的大夫,河東開基始祖。
六世爲梁寶;
七世爲梁文喜,
八世爲周簡王時的梁伯虎,
九世的梁盧,字叔魚,便是孔子的七十二賢徒之一,
十世的梁贖,字子襄,是骨子的首徒,卒祀孔廟;
十一世爲周敬王時的梁寬,
十二世爲周貞定王時的梁克昌,
十三世爲周威烈王時的梁照;
十四世爲周安王時的梁有光;
十五世爲周顯王時的梁恪,
十六恪世爲梁酞;
十七世爲周赧王時的梁怕舉;
十八世爲秦昭王時的梁複,
十九世爲秦始皇時的梁榮;
廿世爲漢高祖時的梁文勝,
廿一世爲梁贈;
廿二世爲漢景帝時的梁睦,
廿三世梁都。
安定郡的世系是:
一世(23)爲漢武帝時的梁都,
二世(24)梁橋,是漢平帝的司馬,于王莽篡漢後歸安定,被奉爲「安定」始祖,梁橋之父,被奉爲第一世。
三世(25)梁溥,于漢平帝末年隨父歸安定,作書修史成家譜;
四世(26)梁延;
五世(27)的梁綂,爲興漢高山侯;
六世(28)的梁竦,其女爲漢和帝之母,被追封爲皇太后,
七世(29)爲雍,
八世(30)爲商,
九世(31)爲冀,
十世(32)爲胤,
十一世(33)爲梁高;
十二世(34)爲梁芝,九世爲梁慧纂,
十三世(35)爲南遷之祖梁芳,「安定」梁氏的渡江南遷,是始於西晉末年,在此之前,尤其是有漢一代,他們的家世,是極爲顯赫的。梁芳因女爲晉懷帝之後,被封爲國公,並于晉湣帝時官拜司徒。建興四年,亦即西元三一六年,劉曜攻陷長安,晉室東遷,這時其父慧纂以族徙晉渡江散據錢塘、合浦一帶。後來,他的子孫便大衍於此一地區,成爲當地的名門巨旅,當然,梁芳也自此被尊奉爲「安定」梁氏的南遷始祖。
十四世(36)梁策。
十五世(37)梁遐,是晉安帝時安固令(今浙江瑞安平陽蒼南泰順文成)、仆射大將軍,由於桓玄之叛,他就隨著晉安帝逃到福建的三山,並且就此定居落籍,成爲這一支梁氏的三山始祖。所謂「三山」,指的是福建省福州府洛陽縣的三山裏。在開基福建三山以前,梁遐是浙江錢塘的人氏;
十六世(38)爲梁庚,
十七世(39)爲梁祖,
十八世(40)爲梁琨;
十九世(41)爲宋文帝時的梁德,
二十世(42)爲宋明帝時的梁閩,
廿一世(43)爲齊明帝時的梁秋,
廿二世(44)爲梁仕饒
廿三世(45)爲梁武帝時的梁璞;
廿四世(46)爲梁敬帝時的梁玄策;
廿五世(47)爲陳朝時的梁涎;
廿六世(48)爲梁超,
廿七世(49)爲梁選,爲南安令;
廿八世(50)爲唐武後垂拱年間的梁除;
第廿九世(51)梁文仲;
梁文臻(文仲二哥)
一世梁文臻,
二世梁公度,
三世梁宿,
四世梁福範,
五世梁濟,
六世梁政,
七世梁幹,
八世梁格,
九世梁熙學,
十世梁充,
十一世梁克登,
十二世梁文定
一世黃帝。二世昌意,三世顓頊,四世仲容,五世夷,六世武恒,七世伯辛,八世女修,九世臬陶(郎大業),十世大費(柏翳,郎伯益,舜賜姓贏氏),十一世大廉(鳥俗氏),十二世武, 十三世琪, 十四世建, 十五世弘, 十六世奎臨, 十七世遷, 十八世宣, 十九世永通, 二十世彥翔, 廿一世軒, 廿二世子能, 廿三世費昌, 廿四世仲衍(佐殷國,爲諸侯), 廿五世玉珍, 廿六世道寧, 廿七世興, 廿八世犍, 廿九世大順, 三十世茂榮, 卅一世克和,卅二世達,三十三世胥軒,卅四世中潏,卅五世蜚廉(亦爲殷紂大夫),卅六世惡來(段紂大夫),卅七世女防,卅八世旁臯,卅九世太幾,四十世大駱,四十一世非子(周孝王賜姓贏,複續贏氏祀,封邑秦,爲附庸,號贏秦氏),四十二世秦侯(秦氏始祖),四十三世公伯,四十四世秦仲,四十五世秦康。
從得姓始祖梁康,到「安定」始祖梁橋之父梁都,前後六百多年,傳了二十三世,其間的世系爲:
一世秦康,
二世爲舟,舟是秦康的長子,其餘三子依序爲輯、輔、軫。
三世爲宏;
四世爲瑤余,梁益耳是得姓始祖秦康的五世孫。
五世梁益耳,爲晉文公的大夫,河東開基始祖。
六世爲梁寶;
七世爲梁文喜,
八世爲周簡王時的梁伯虎,
九世的梁盧,字叔魚,便是孔子的七十二賢徒之一,
十世的梁贖,字子襄,是骨子的首徒,卒祀孔廟;
十一世爲周敬王時的梁寬,
十二世爲周貞定王時的梁克昌,
十三世爲周威烈王時的梁照;
十四世爲周安王時的梁有光;
十五世爲周顯王時的梁恪,
十六恪世爲梁酞;
十七世爲周赧王時的梁怕舉;
十八世爲秦昭王時的梁複,
十九世爲秦始皇時的梁榮;
廿世爲漢高祖時的梁文勝,
廿一世爲梁贈;
廿二世爲漢景帝時的梁睦,
廿三世梁都。
安定郡的世系是:
一世(23)爲漢武帝時的梁都,
二世(24)梁橋,是漢平帝的司馬,于王莽篡漢後歸安定,被奉爲「安定」始祖,梁橋之父,被奉爲第一世。
三世(25)梁溥,于漢平帝末年隨父歸安定,作書修史成家譜;
四世(26)梁延;
五世(27)的梁綂,爲興漢高山侯;
六世(28)的梁竦,其女爲漢和帝之母,被追封爲皇太后,
七世(29)爲雍,
八世(30)爲商,
九世(31)爲冀,
十世(32)爲胤,
十一世(33)爲梁高;
十二世(34)爲梁芝,九世爲梁慧纂,
十三世(35)爲南遷之祖梁芳,「安定」梁氏的渡江南遷,是始於西晉末年,在此之前,尤其是有漢一代,他們的家世,是極爲顯赫的。梁芳因女爲晉懷帝之後,被封爲國公,並于晉湣帝時官拜司徒。建興四年,亦即西元三一六年,劉曜攻陷長安,晉室東遷,這時其父慧纂以族徙晉渡江散據錢塘、合浦一帶。後來,他的子孫便大衍於此一地區,成爲當地的名門巨旅,當然,梁芳也自此被尊奉爲「安定」梁氏的南遷始祖。
十四世(36)梁策。
十五世(37)梁遐,是晉安帝時安固令(今浙江瑞安平陽蒼南泰順文成)、仆射大將軍,由於桓玄之叛,他就隨著晉安帝逃到福建的三山,並且就此定居落籍,成爲這一支梁氏的三山始祖。所謂「三山」,指的是福建省福州府洛陽縣的三山裏。在開基福建三山以前,梁遐是浙江錢塘的人氏;
十六世(38)爲梁庚,
十七世(39)爲梁祖,
十八世(40)爲梁琨;
十九世(41)爲宋文帝時的梁德,
二十世(42)爲宋明帝時的梁閩,
廿一世(43)爲齊明帝時的梁秋,
廿二世(44)爲梁仕饒
廿三世(45)爲梁武帝時的梁璞;
廿四世(46)爲梁敬帝時的梁玄策;
廿五世(47)爲陳朝時的梁涎;
廿六世(48)爲梁超,
廿七世(49)爲梁選,爲南安令;
廿八世(50)爲唐武後垂拱年間的梁除;
第廿九世(51)梁文仲;
梁文臻(文仲二哥)
一世梁文臻,
二世梁公度,
三世梁宿,
四世梁福範,
五世梁濟,
六世梁政,
七世梁幹,
八世梁格,
九世梁熙學,
十世梁充,
十一世梁克登,
十二世梁文定
Tuesday, September 1, 2009
恩进士 - 皇恩惠泽添新科
http://xuping.blshe.com/post/1621/34296
7年前的一天,与友人在古玩市场闲逛,见一"恩进士"石匾。该匾雕刻精美细腻,书法遒劲有力。自有十数年寒窗苦读经历,深知古人求学入仕之路崎岖艰辛。睹物思人,崇敬万分,遂起心购得。置于家中,每每端详,都能浮想联翩。今将图随博文发出,与各位朋友共同欣赏之。
进士,意即贡举的人才,始见于《礼记·王制》。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为最重要,历代相沿,以进士为人仕资格的首选。
进士是科举制度的产物。科举始于汉代,隋唐时期形成制度,是中国封建皇朝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明清两代时,这种考试包括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试即童生试,是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考试合格者为秀才。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能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乡试是地方考试,在各省城举行,三年一届。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举人可于次年春进京应会试并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会试与殿试是中央级的考试。会试由礼部举行,取中者为贡士。会试后贡士再由皇帝亲自御殿复试,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后授官。
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明清均以举人经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殿试赐出身者为进士。从唐武德五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科举,1300多年中共录取状元596位。
科举考试一般三年一科。但遇新君登基或皇家寿诞、婚嫁等庆典,则加一科,由于得惠于皇恩,故称恩科。例如清朝共举行112科,其中正科84科,加科2科,恩科26科。恩科年考取进士者称为恩科进士、恩进士。
7年前的一天,与友人在古玩市场闲逛,见一"恩进士"石匾。该匾雕刻精美细腻,书法遒劲有力。自有十数年寒窗苦读经历,深知古人求学入仕之路崎岖艰辛。睹物思人,崇敬万分,遂起心购得。置于家中,每每端详,都能浮想联翩。今将图随博文发出,与各位朋友共同欣赏之。
进士,意即贡举的人才,始见于《礼记·王制》。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为最重要,历代相沿,以进士为人仕资格的首选。
进士是科举制度的产物。科举始于汉代,隋唐时期形成制度,是中国封建皇朝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明清两代时,这种考试包括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试即童生试,是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考试合格者为秀才。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能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乡试是地方考试,在各省城举行,三年一届。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举人可于次年春进京应会试并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会试与殿试是中央级的考试。会试由礼部举行,取中者为贡士。会试后贡士再由皇帝亲自御殿复试,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后授官。
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明清均以举人经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殿试赐出身者为进士。从唐武德五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科举,1300多年中共录取状元596位。
科举考试一般三年一科。但遇新君登基或皇家寿诞、婚嫁等庆典,则加一科,由于得惠于皇恩,故称恩科。例如清朝共举行112科,其中正科84科,加科2科,恩科26科。恩科年考取进士者称为恩科进士、恩进士。
Subscribe to:
Posts (Atom)